「海邊的卡夫卡」告別演唱會1976壓軸演出 《再見卡夫卡的凝視》紀錄片募資計劃正式起跑

2023-01-17・新聞


公館「海邊的卡夫卡」LIVE HOUSE 因面臨都更將於今年熄燈,1 月 14 日、15日舉辦 24 小時告別演唱會「24HR FAREWELL PARTY:今夜,我們住海邊」,共有 25 組音樂人響應力挺。最後一場「惜別烏鴉場」邀來八十八顆芭樂籽、告五人、法蘭、黃玠X吳志寧、陳如山&訊號雨、岑寧兒接力開唱,1976 壓軸演出。


不僅各地樂迷擠爆公館海邊的卡夫卡,LINE TODAY 直播人數更飆破近 12 萬人同時在線觀看。身兼 1976 樂團主唱,同時也是「海邊的卡夫卡」經營者阿凱(陳瑞凱)感性表示:「謝謝團隊所有人的努力,大家辛苦了,忙了近 30 個小時,現在最想要回家躺平,感謝大家!」


主辦單位昨日(1/16)同時宣布啟動《再見卡夫卡的凝視》紀錄片募資計劃,計劃發起人之一的高珈琳說明:「紀錄片以『海邊的卡夫卡』為錨點,將這些記憶化成紀實的影像,收藏台灣獨立音樂文化的世代風景。」


24 小時告別演唱會 音樂人感性道別

25 組音樂人在 24 小時告別演唱會賣力表演之餘,也同時向這個場地感性道別,大方分享回憶點滴。日前甫宣布將於 4 月登上小巨蛋演出的告五人透露,這是第三次在海邊的卡夫卡表演,團員謙哥印象深刻第一次來到卡夫卡是 2018 年 4 月 15 日,坐在 CD 牆前演出,為了表演編制與內容,還把家裡的鼓都搬來現場。


犬青記憶猶新的是,當年跟著大家排隊爬樓梯,穿過重重人牆,邊說著:「不好意思,借過一下,我要上去演唱了。」畫面至今仍難忘。雲安則說:「每次來到卡夫卡,都感覺既緊張又放鬆,我們三個都很喜歡這樣的演出形式。」


為了這場演出,法蘭準備了特別的歌單,雖然表訂演出時間是半小時,但為了把想唱的回憶之歌全唱完,她在彩排試音時間邊試邊唱,共帶來〈接下來要去哪〉、〈看著我的眼睛對我說〉、〈在夢裏〉等近十首歌,讓聽眾大飽耳福。


「這是一個告別派對,我沒有打算太正經,我要笑著梳理、調侃、旁觀我的青春,然後好好地,跟海邊的卡夫卡告別。」法蘭說:「以往每年生日,都會被海邊的卡夫卡邀請回來唱生日場。我的青春時光很多在這裡消磨,雖然這間店具體的東西會消失,可是它鎖住的精神,還有曾經帶給你大大小小的意義,都會留在心裡。」


睽違兩年半,岑寧兒再度來台公開演出,就獻給「海邊的卡夫卡」告別演唱會。她想起 2010 年第一次在台北表演就是在這裡,至今仍將當年演出的票根貼在看得到的地方。本次受邀回台灣,特別邀請當年在她身邊伴奏的老朋友們,以一樣的樂手、一樣的曲目完美復刻 12 年前的表演。


她表示,自己是個很念舊的人,卡夫卡在她心中有著很重要的位子:「我們都在這裡就很興奮了,我很激動、很謝謝歌迷朋友們!」聊起與台灣結緣起點的歌曲時,更一度哽咽,自嘲:「把自己感動到有點不好意思了。」


壓軸演出的 1976 樂團一連飆唱〈壯遊前夕〉、〈努特〉、〈方向感〉、〈煙火〉等九首經典歌曲,數度全場大合唱,氣氛歡樂感人,更加碼〈Star〉、〈態度〉兩首安可曲滿足粉絲要求。唱到最後歌迷仍高喊「安可」不捨離開,在聲聲呼喚下,阿凱說:「最後一個音符總要落下。」接著二度安可,以〈單純複雜〉為海邊的卡夫卡最後一場演唱會畫下完美句點。


《再見卡夫卡的凝視》紀錄片「保存、轉譯、再現」台灣獨立音樂

隨著 24 小時演唱會結束,主辦單位昨日(1/16)宣布即將展開《再見卡夫卡的凝視》紀錄片募資計劃,由一念電影製作出品、榮獲第 47 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街舞狂潮》導演蘇哲賢執導。計劃發起人之一的高珈琳感性分享,在智慧型手機及網路尚不興盛的時代,許多當時的影像和事件,僅存在於大家的口述記憶中,非常可惜,這也是團隊迫切希望能透過紀實影像和圖文出版等方式保存這些記憶的原因。


導演蘇哲賢提到,自己是重度購買CD的族群,大學時幾乎每天都到公館一帶試聽音樂或看書。鄰近的師大路區域,曾經是台灣的另類文化重要據點,有很多很活躍的音樂展演空間。這幾年感覺到不僅是展演空間逐漸改變,這個曾經在千禧年之後,一個天真的年代、一種純真的創作,好像逐漸要瓦解了。


因此《再見卡夫卡的凝視》不只是演唱會電影,更是一段又一段為台北溫羅汀書寫的告別詩。「我們將會以『海邊的卡夫卡』最後一場 24 小時音樂會為軸線,交織作家、畫家、音樂人以及文化人對此處的記憶與回顧。」


談到紀錄片最困難之處,蘇哲賢直言:「告別演唱會!」他表示現場 LIVE 音樂會的拍攝,難在音樂保存的技術,以及後續音樂詞曲版權的取得,才得以讓演唱會真實且完整地呈現於紀錄片中。高珈琳補充道:「紀錄片的拍攝製作及發行相當不容易,但我們仍希望能登上大銀幕,讓關心台灣獨立音樂與藝文場域發展的朋友們,得以見證、收藏這段珍貴的記憶。」《再見卡夫卡的凝視》紀錄片募資計劃即日起於挖貝群募平台展開。


回應樂迷期待 海邊的卡夫卡 2 月中前最後營業

自公館「海邊的卡夫卡」傳出熄燈消息之後,許多樂迷紛紛表達不捨,更有海外粉絲擔心沒有機會再訪。為此,海邊的卡夫夫極力爭取在演唱會後稍做休息,於 2 月第一週、第二週最後加開兩週營業時間,讓熟客以及新客有機會把握時間與海邊的卡夫卡道別,期間也將舉辦「祭憶藏物展」,珍藏音樂人在此演出的痕跡與回憶,另會舉辦拍賣活動,出清店內物品,更多資訊請上海邊的卡夫卡官方臉書粉絲團查詢。






1976 (樂團)現任團員

阿凱(陳瑞凱)

包辦詞曲創作的主唱,一個熱愛後龐克與新浪潮的文藝青年。2006年第一屆簡單生活節(Urban Simple Life)策展人之一。曾經參與的樂團有:黃禍、Fuzz、Stardust、Addiction

大麻(張崇偉)

結他技法為人稱道的結他手,與阿凱一樣是樂團成軍最初的團員。受五月天阿信之邀為電影盛夏光年錄製主題曲。曾經參與的樂團有:閃靈、Duda Deportiva

2010年以1976結他手身份得第一屆金音創作獎最佳樂手獎

子喬(林子喬)

編寫旋律受人稱許的貝斯手,是最晚加入也是最年輕的團員。曾經參與的樂團有:Big Day

大師兄(林雨霖)

坐鎮著1976的穩定鼓手,於《愛的鼓勵》發行宣傳期間加入。曾經參與的樂團有:強辯、Quizmaster、fish的床上暴動

1976 (樂團)經歷

1996年夏天,樂團成立,當時的成員是:阿凱(主唱)、大麻(結他)、蔡世中(貝斯)。當時以翻作New Order、The Smiths、Pearl Jam等的歌為主。


1997年,結他手大麻跨刀閃靈,後來大麻在錄製完《髮扣帶》單曲,與首張專輯《祖靈之流》之後離開。


1998年,更換貝斯手為李仲恆。樂團開始在校園演出,第一次參與野台開唱,開始在90年代台灣搖滾聖地「VIBE」表演,開始錄製第一張早期創作專輯《1976-1》。


1999年,更換Bass手為阿熾(陳俊熾,阿凱與大麻的建中同學,1998年全國熱音大賽最佳bass手)。發行《1976-1》(總共成本10萬元、印製1,000張)。師大路的「地下社會」第一個演出樂團。參與合輯《赤聲搖滾99》。


2000年3月25日,發行第二張專輯《方向感》。擔任10月份「Vibe」勒令停業的閉幕樂團。更換鼓手為Hikky(陳必綺)、並加入合成樂器阿光(Rez),開始錄製新專輯。參與合輯:《快樂玩BAND 2#》、《快樂玩BAND 3#》、《玩團最屌2》、《赤聲搖滾2000》。


2001年7月,發行第三張專輯《愛的鼓勵》。同年更換鼓手為大師兄(林雨霖)。參與電影《藍色大門》演出海灘樂團。《愛的鼓勵》一曲收錄在《藍色大門》電影原聲帶。於@Live舉行暫別演唱會。大麻、阿熾相繼入伍。


2001至2003年,樂團暫停活動。2003年7月19日的野台開唱,1976復出,因鼓手大師兄仍在日本唸書,除了8月30日在金石堂「我的書坊」演出,其餘演出場次多由666鼓手阿強代打。2004年春天,大師兄回國,1976便以阿凱(主唱)、大麻(結他)、大師兄(鼓手)、子喬(貝斯)的組合繼續創作和演出。


2004年,不插電專輯《Late Summer of 1976 不插電現場實況》發行,收錄2003年八月演出實況。7、8月巡迴演出,北部中部南部共六場。


2005年,1976官方網站「壹球搖滾1976樂團」開張,由結他手大麻架設。年底赴中國北京錄製專輯《耳機裏的新浪潮》。


2006年,2月下旬在日本巡迴演出。3月完成新專輯。7月發行第四張錄音室專輯《耳機裏的新浪潮》。12月參與第一屆簡單生活節,在綠意舞台演出。


2007年,10月9日屋頂音樂節(原為10月5日,因颱風延期),首次1000名觀眾的售票演唱會。同天限量發行《撒野俱樂部》EP,贈送購票入場樂迷。


2008年6月與河岸無限音樂社簽約。10月發行第五張錄音室專輯《1976 這個星球》(Asteroid 1976)。12月參加第二屆簡單生活節於天空舞台和邱澤演出。


2009年2月8日在新加坡華藝節(Chinese Festival of Arts 2009)演出。3月與 929 Tizzy Bac 橙草一同參與果實搖滾音樂節演出。4月3日在 Oasis「Live Forever」台北演唱會擔任暖場團。8月1日於桃園縣立體育場,與回聲樂團、濁水溪公社、白目(樂團)、夾子電動大樂隊等樂團參加「Music Terminals 2009 音樂航空站」音樂祭演出。11月發行第六張錄音室專輯《不合時宜》(Manic Pixie Dream Girl)。


2010年,參與「艋舺」電影原聲帶,收錄《街頭之星》。原定於3月5日6日舉行之兩場上海首演,主辦於2日接獲上海市文化市場管理部門通知,台灣1976樂隊有不符合中國大陸地區文化管理文件之相關條例,被勒令取消。以《不合時宜》得到第21屆金曲獎流行類 最佳樂團獎。12月5日參加第三屆簡單生活節simple life,在微風舞台和黃小楨演出。


2011年,1月參與法國康城「2011 MIDEM」,在巴黎Nouveau Casino和康城Majestic Hotel | Salon Croisette,各有一場演出(與張懸和Suming)。9月17日在香港呼叫音樂節 Taiwan Calling 2011演出。9月24日於誠品屋頂音樂節和Hush!樂團、馬克白樂團演出,特別嘉賓為Tizzy Bac主唱惠婷和濁水溪公社主唱柯仁堅(小柯)。再次贈送當日限量單曲EP《SelfFish》給聽眾。


2012年8月在日本 Summer Sonic 演出。2013年8月30在松山煙廠犀利口舍(小)趴演出,並同步推出2013最新單曲EP《One Night Seventy-Six》。2015年11月20日在河岸留言《河岸聲現》演出。


1976 (樂團)

1976是一個台灣樂團。成立在1996年夏天,成立已超過20年的樂團1976,創作風格深受英倫80年代新浪潮與後龐克音樂影響。已發行過7張創作專輯、3張EP和1張不插電專輯。


團名取1976的原因是最初的團員都出生於1976年,有阿凱(主唱)、大麻(結他)、蔡世中(貝斯)。經歷多次的團員變動,以及兵役、團員出國、休團等後,在2004年成員再度穩定下來,延續至今,現任團員為阿凱(主唱)、大麻(結他)、大師兄(鼓手)、子喬(貝斯)。


第一張專輯《1976-1》由1976自己出資錄音和發行,僅發行了1000張。第二張《方向感》和第三張《愛的鼓勵》則由重要的台灣獨立廠牌,水晶唱片發行,後者有當時貝斯手陳俊熾的大力投入製作,新加入的鍵盤手阿光也帶進不同的音色。之後由於團員服兵役和出國,2001年夏天暫時休團。


2003年7月復出。從2004年五四三音樂站發行不插電專輯《Late Summer of 1976》,2006年發行赴北京錄音製作的《耳機裏的新浪潮》,到與主流廠牌Sony合作、發行的《1976這個星球》、《不合時宜》,摩登少年(典出《耳機裏的新浪潮》收錄歌曲〈摩登少年〉)們的合作異發穩健成熟,儘管十多年過去,現場演出時的熱力也不因年歲增長而減少。